当前位置: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培养基>>菌类检验培养基>> 荚膜染色液
荚膜染色液
英文名称:
产品规格:5ml*4
产品用途:用于荚膜染色
产品介绍:
荚膜染色液
[规格]:5ml*4
[试剂盒组成]:
溶液A:结晶紫染色液
溶液B:20%硫酸铜水溶液
[使用方法]:
1. 涂片:按常规法涂片,可多挑些菌体与水充分混合,并将粘稠的菌液尽量涂开,但涂布的面积不宜过大。
2. 干燥: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3. 染色:用溶液A染5-7分钟。
4. 脱色:用溶液B洗去结晶紫,脱色要适度(冲洗2遍)。用吸水纸吸干,并立即加1-2滴香柏油于涂片处,以防止CuSO4结晶的形成。镜检。
[结果]:
背景䕥㘵塑乨䕒桚穕慂祒㵫猀
【配方成分】
含量:
蛋白胨 18.8g
酵母膏粉 5.0g
氯化钠 10.0g
蔗糖 20.0g
抑菌剂 1.5g
琼脂 13.0g
混合色素 3.0g
终pH 9.0±0.2
【注意事项】
1. 称量时注意粉尘,佩戴口罩操作以避免引起呼吸道系统不适。
2. 干粉培养基使用后立即旋紧瓶盖,避免吸潮结块。
3. 自制平板时需注意培养基的厚度,厚度过薄容易造成琼脂水分保持性下降,开裂;因此,一般需要15-20mL(Φ90mm)体积培养基,平板培养基厚度至少为2mm。
4. 即用型成品平板应该尽量保持在2-8℃下保存且与存放容器冷凝管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冻损坏。产品多次在低温与常温之间变更会引起琼脂的泌水,属于正常现象。使用前应平衡至室温且尽量在无菌干燥箱中预干燥。
特点:
(1)MS培养基 它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需要。它的硝酸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有些培养基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2)B5培养基 是1968年由Ga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可能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实践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3)White培养基 是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1963年又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提高了MgSO4的浓度和增加了鹏素。其特点是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4)N6培养基 是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5)KM-80培养基 它是1974年为原生质体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的培养。
【储存条件及保质期】
即用型平板: 2~8℃,避光保存,贮存期三个月。
脱水干粉培养基:旋紧瓶盖,2~8℃密封干燥保存,贮存期二年。
供含量测定Phospho-Cyclin B1(Ser126) 酸化周期B1抗体进口/国产Anti-sVEGFR2/sFLK-1/FITC 荧光标记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人)IgG含量测定RIPK-1/RIP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抗体进口/国产Anti-p-VEGFR2/FITC 荧光标记兔抗人、大、小鼠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IgG供鉴别用Cyclin C 周期C抗体进口/国产Anti-FLT-3/CD135/FITC 荧光标记兔抗人、大、小鼠FMS样酪氨酸激酶3IgG鉴别Cyclin D1/FSTL3 周期D1抗体进口/国产Anti-Phospho-FLT3 (Tyr591) /FITC 荧光标记兔抗人、大、小鼠酸化FMS样酪氨酸激酶3IgG
荚膜染色液检查CTR9 血小板活化因子CTR9抗体进口/国产Anti-VAT/FITC 荧光标记囊泡酰胆通道抗体IgG检查Cullin/C10orf46 CULLIN抗体进口/国产Anti-USP1/FITC 荧光标记泛特异性蛋白酶1抗体IgG含量测定KLST/Kallistatin 激肽释放酶抑制剂抗体进口/国产Anti-VASP/FITC 荧光标记血管扩张刺激蛋白抗体IgG鉴别Cubilin 内皮因子维生B12受体抗体进口/国产Anti-VCAM-1/FITC(CD106) 荧光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抗体IgG
【使用方法】
1、取瓶内弧菌显色培养基干粉71.3克,用1000ml蒸馏水或纯水溶解,可按比例扩增或缩小。搅拌加热煮沸至*溶解,不需高压灭菌,冷至约50℃,倾注灭菌平皿。
2、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 g(mL),加入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225 mL,用旋转刀片式均质器以8 000 r/min均质1 min,或拍击式均质器拍击2 min,或用Pulsifier脉冲式样品处理器均质30秒,制备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如无均质器,则将样品放入无菌乳钵中磨碎,然后放在500 mL的灭菌容器内,加225 mL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并充分振荡。
3、增菌:将上述1:10稀释液于36 ±1 ℃培养8~18h。
4、分离:在增菌液中用接种环取一环,于弧菌显色平板上划线分离,于36 ±1 ℃培养18~24 h。5、通过验证试验进一步确认假定性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他弧菌,如氧化酶、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等。进一步的试验。
公司提供的菌类检验培养基品种全面,*、实验方法、培养基使用说明,均可我们,或咨询在线客服,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详情请咨询我们客服专员!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