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实验室建设
艾滋病(AIDS)检测室指对人体血液、组织液、排泄物、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HIV(艾滋病毒)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酸和检测HIV抗体。
HIV实验室建设相关文件
根据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列为危害程度第2类病原微生物,为确保HIV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艾滋病的检测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执行以下文件的规定。
(1)《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医学实验室一安全要求》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HIV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1)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包括筛查和确定实验室)、免疫学和核酸检测应在符合‖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的检测实验室中进行。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对‖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各项要求。
(2)HⅣ分离、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实验室功能分类
HIN艾滋病筛查实验室、HⅣ艾滋病确认实验室
实验室环境要求
在主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
专用实验室区域划分,并有明显标记;
操作台沉重平稳,污染区內选用不锈钢操作台,配感应水龙头;
墙体、地面、操作台面材料耐酸碱、易消毒、不渗漏液体;
室内有防蚊、防蝇、防鼠等设备;
室内恒温,保持在20-25℃;
污染区、半污染区要求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安装脚踏或感应水龙头,备用紧急冲眼器;
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和防护眼镜。
规划布局合理
HIV实验室设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血清库可根据实际需要再确定,血清库与公共区域相通,内门与半污染区相通。
人性化设计
人流: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消毒灭菌-室外
物流:区域间采用传递窗传送物品
HⅣ实验室装修布置
(1)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一般采用PC、橡胶或环氧树脂自流坪地面。
(2)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一般采用环氧树脂台面。
(3)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4)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5)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
(6)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设备用电源。
(7)建筑物应有符合要求的抗震能力、防鼠、防虫、防盗。
(8)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应设缓冲间。必要时,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设缓冲间。
通风空调系统
应安装独立的实验室送排风系统,应确保在实验室运行时气流由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实验室防护区房间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应符合定向气流的原则,送排风应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功能。排风机应一备一用,应尽可能减少排风机后排风管道正压段的长度,该段管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不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安装分体空调。
供水与供气系统
应在实验室防护区内的实验间的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洗手设施或应设非手动手消毒装置,应在实验室的给水与市政给水系统之间设隔离装置。进出实验室的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应牢固、不渗漏、防锈、耐压、耐温(冷或热)、耐腐蚀。如果有供气(液)罐等,应放在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安装牢固。
电力供应系统
电力供应应满足实验室的所有用电要求,并应有冗余。生物安全柜、送风机和排风机、照明、自控系统、监视和报警系统应配备不间断备用电源。应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应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电源、电力供应至少维持30min。
照明系统
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照度应不低于350LX,其他区域的照度应不低于200LX,宜采用吸顶式防水洁净照明灯,应避免过强的光线和光反射,应设不少于30min的应急照明系统。
废弃物处置和消毒
从艾滋病实验室出来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培养物和其他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运至消毒室,并在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处理或废弃。
HIV常用的消毒方法
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
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
废弃物缸:5000mg/L次氯酸钠
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
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
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